你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智库观察
科技智库

 

智库观察
发布者:江苏省遥感学会秘书处 发布时间:2017/11/16 阅读:515次 
长江经济带“大保护”下 产业绿色协同发展路径建议

建议人:陈  雯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

            高金龙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袁   丰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

 

报送单位:江苏省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利用、改造的规模和速度空前加大,在促进各地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产业发展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对资源环境影响最为剧烈的人类活动。尤其,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逐渐成为经济发展重要的内生变量和刚性约束,工业化进程全面加速推进与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产业绿色、协同发展,提高资源环境效率成为全社会必须关注的焦点。

一、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一)长江经济带历来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内河航道和产业集聚规模最大的产业带,沿江各省市布局有全国重要的钢铁及石化基地。统计显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长江经济带有12种工业产品产量超过了全国总产量的一半。

(二)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举足轻重的粮食主产区域。该地区涵盖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和太湖平原,在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中占据六席。

(三)长江经济带还是我国人口最密集、城市群最集中的地区。2014年带内共有常住人口5.82亿,其中城镇人口3.08亿,占全国比重高达42.17%。与其他地区相比,长江经济带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多重任务叠加,所承担的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与保障经济发展的矛盾也十分突出,尤其是上中下游部分地区产业发展与主体功能和资源环境承载失衡,产业发展对资源和宜居环境的负面影响异常剧烈。

二、基于环境压力(“大保护”)的产业发展问题

(一)主体功能管控不强,重化工业仍“全面开花”。一段时间以来,除上海外的10个省市钢铁产量仍呈增长态势,而且上游生态脆弱区的增幅明显超过下游地区近10个百分点;石化产业也面临“全面开花”,部分限制开发区域内石化产业发展仍在规划之中,根据经济带13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产业发展规划,有超过80个城市仍将石油化工产业列为未来产业发展重点,使整个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巨大挑战。

(二)地区产业规划跟风严重,战略性新兴产业“铺天盖地”。长江经济带各地之间产业规划跟风现象严重,在全部地级以上城市中有近百个城市将生物产业作为“十三五”产业发展重点,重复度高达72.39%;其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在全部地级以上城市中的重复情况分别为:新材料产业65.67%、新能源汽车48.51%、节能环保40.30%、新能源35.07%、高端装备32.84%、新一代信息技术28.36%。由于经济带东西横跨11省市,一方面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人力资源、资金资本等方面差异巨大,无法有效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面铺开;另一方面,现阶段的产业趋同多属于低水平重复,难以形成整体的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反而很容易造成低水平的产能过剩。

(三)地区间缺乏分工协作,行业间融合亟待增强。长江经济带内9省2市之间在产业结构上高度雷同,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超过70%。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1个工业行业的产值计算,计算机通讯设备制造、汽车制造、化学原料制造、黑色金属冶炼、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等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在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均位居前十位。但是各地区行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圈,开放共享互联互通不足。而且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制造业与农业之间融合不足,企业和行业边界过于清晰,商业模式创新弱。

(四)区域发展路径依赖既有方式,创新发展条件有待改善。长江经济带各地发展仍延续传统工业化思路,考核机制仍以经济发展为主,对创新等要素重视不够。长江经济带11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普遍不高,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主体创新方面,江浙沪地区规模以上企业中有产品和工艺创新活动的占比仅为40%左右,而中上游地区不足三分之一,企业主体创新意识较弱;创新成功率方面,浙江省成果实现产品创新的企业占比高达37.7%,上海、江苏分别为33.8%和30.8%,其次为重庆28%、湖北26%、湖南25%,云、贵、川三省产品创新实现率仅分别为15.5%、16.3%和20.5%,企业工艺创新方面呈现类似的分异格局。

三、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统筹和管控地区产业规划,促进行业集中。优化开发区域着力提升产业创智创优能力,重点发展高附加值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鼓励上海、南京、杭州、重庆、成都、武汉等有条件的大城市加快发展知识型产业,提升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重点开发区域着力增强产业创智创富能力,产业规模和质量提升并重。限制开发区域要推动本地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障本地生产生活需求,其中农产品主产区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以及与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同时,根据上中下游间资源禀赋差异和产业基础,以降低成本和提高规模集聚效应为导向,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行业集中,慎提重化工业和污染产业转移,建设若干高集聚度的特色产业基地。

(二)建立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地区产业负面清单制度和考核机制。在国家和省市产业负面清单或者相关产业政策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各地主体功能定位及资源禀赋条件、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等,重点从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方面入手制定产业负面清单,建立差别化考核机制,积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优化开发区域禁止高污染、大用地产业布局,重点考核结构优化、效率提升和科技创新能力等产业目标。重点开发区域限制高污染、大用地产业布局,实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优先的绩效评价,考核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产业结构、资源消耗等经济目标。农产品主产区要禁止高污染、大用地产业布局,主要考核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收入等经济目标。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发展有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消耗产业,强化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考核目标。禁止开发区域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

(三)促进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及消费市场的融合发展。依托长江经济带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按照全产业链整合一、二、三产业环节,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造串联式经济,提升产业盈利能力和整体竞争力。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与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装备研发与设计—零部件—大型装备整机—融资租赁、电子设计—电子零部件——电子设备——信息服务、光伏设备—光伏电站—光伏电站运营—智能电网等全产业链。鼓励各地围绕全产业链或者产业链的部分环节,既培育“大而强”的企业集团和产业,也培育一批“小而美”的企业集群。转变重生产、轻市场的传统发展思路,促进生产与市场对接,创新产业营销模式。鼓励各地生产企业积极开拓本地日常生活、旅游等消费市场,通过本地市场的开发培育和壮大产业。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商品销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鼓励企业特色是“小而美”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等形式宣传和销售产品。

(四)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发挥各地生态环境和区域品牌优势,集聚资金、人才等各类要素,整合和延伸产业链各环节。发挥中下游大城市产业人才和创新优势,推广上海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依托上海张江、苏南、武汉东湖、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引领示范作用,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和产品。鼓励其他城市以创新成果转化为重点,加快创新链与资金链、产业链的融合,畅通融资、产权交易、成果产业化等通道,链接本地优势资源与外来人才和资本,形成“本地资源+外来资本和人才”的产业培育模式,不断提升现有产业和产品附加值,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积极探索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发展路径。农产品主产区的市县按照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现代农业等要求,提升农业规模化水平和农产品品质,鼓励发展有机农业、特色农业产品和农业休闲旅游,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市县以生态保护为主,重点突出生态旅游业、特色农业等与本地乡村和生态保护要求相适应的特色产业。积极鼓励限制开发区域产业发展模式的探索试验,以农产品和生态品的产业链和价值网络衍生,获取较高收益。

 

江苏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  苏ICP备12065093号 
电话:(025)86882172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73号 邮编:210008